2月3日上午,我校2017-2018第一学期期末总结会召开,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毛克非校长、袁光明校董出席会议并作了期末总结发言。
会议由毛克非校长首先发言,毛校长对本学期的各项工作进行了总结。毛校长指出,我校第一学期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的稳步推进体现了我校正朝着持续提升办学水平的目标前进,并对2018届应届生升学工作目前已取得的卓越成果予以了高度肯定,对各位老师的辛勤工作予以了赞扬。毛校长同时对本学期各部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汇总、分析,并希望各位老师再接再厉,把2018年的教学水平再提上新台阶,并预祝各位老师春节快乐!
随后袁光明校董发表讲话。袁校长说:国际教育在我国是新生事物,上实剑桥成立10年来,一直在探索走一条可持续、精品化的国际教育发展道路。随着上实剑桥办学质量、升学成绩的稳步提升,尤其2018应届毕业生,我们160名毕业生已经收到4份牛津、剑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68份英国“G5超级精英大学”录取书,400多份英、美、加、澳、日、港录取书。在多年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我们逐渐总结、提炼出上实剑桥的办学方针: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培育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
当今中国,是全面走向世界、拥抱世界的中国,随着国家“一带一路” 战略推进,中国必将逐步走到世界的中心。与之相适应,教育的战略任务就是“培育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教育人的伟大使命。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光荣的使命!
四个基本点:文化自信、教育情怀、终身学习、信念坚守
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提升到新的高度。
反映在我们的课程设计上,即“国际课程本土化、本土课程国际化”,我们所要的国际教育,不是全盘西化的国际教育,而是以中华文化为根基,多元文化融和的国际教育。
教育情怀
如果这个世界只能一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情怀,那么,这个行业就是教育,这个单位就是学校,这个职业一定是教师。没有情怀的教育只是“教书不育人”的伪教育,没有情怀的学校只是一个批量制造工业品的流水线,没有情怀的教师只是“经师而非人师”的“半师”。有了情怀,你才会去爱你的学生,才会不计回报、满怀激情地付出;有了情怀,我们才会执着地相信“教育,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有了情怀,上实剑桥就可以成为我们教育理想者的精神家园。
终身学习
作为教育者,首先应当是一名学习者,在学习上我们始终要处于全身心投入的状态。言教为下、身教为上,一个好的学习型教师,自然能带动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天下无处不可学,向书本学、向专家学、向同事学、向学生学。读书、看报是一种学习;培训、参观是一种学习;听课、赛课、评课是一种学习;师徒结对、集体备课、课题研究、反思小结也是一种学习。做一个终身学习的教育者,这才是我们得以匹配这个伟大时代应有的状态。
信念坚守
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信念,信念坚守才能到达梦想的彼岸。坚持,就是重复做简单、平凡的事,而成就不简单、不平凡的伟大。信念坚守贵在“不忘初心”,当我们疲倦懈怠时,当我们迷离彷徨时,我们永远不要忘了“培育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这一初心。这个能让我们骄傲、自豪地融入到中华复兴、大国崛起伟大时代的澎湃初心,必将指引上实剑桥走向更加光明、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