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动态 > 校园动态
上实剑桥动态 | 上海科技大学研学活动:邂逅大师,感知科学
2024-07-11  

6月28日,暑假伊始,上实剑桥研学小队在袁光明校长的带领下,来到了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室拜访了副院长刘冀珑教授。

下午两时许,袁校长与同学们抵达了上海科技大学,刘冀珑教授对上实剑桥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刘冀珑教授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进入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师从“美洲克隆牛之父”杨向中教授)和美国卡内基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现代细胞生物学之父”、原位杂交技术发明人 Joseph G. Gall 教授),2007 年于牛津大学建立实验室,任英国医学理事会终身制大项目领导,2012 年晋升为牛津大学英国医学理事会终身大项目领导,刘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前瞻性的科研视野,在生命科学领域享有盛誉。

刘教授先介绍了上科大生命学院的研究方向、科研成果以及对未来的发展规划,接着对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进行了充分详实的介绍,对其相关生物专业进行了一定的剖析,更加深了同学们对牛剑的憧憬之情。

在交流环节中,同学们纷纷向刘教授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生物方面的问题,涉及基因编辑、干细胞研究、合成生物学等多个前沿领域。刘教授一一耐心解答,不仅解释了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还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的研究经验和人生感悟,以及对于个人日常生活的分享。他也鼓励同学们要敢于抛出质疑、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科学真理。

交流结束后,同学们进入实验室,仔细观察了生命科学研究的相关实验过程,参观了生命学院的部分高精教学与科研设施,深深感受到了上科大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前沿的科研环境。

此次上科大研学活动在师生们的欢声笑语中于傍晚五时许圆满结束。刘教授勉励同学们要珍惜青春时光,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时培养个人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而努力奋斗。

 

活动过后,同学们纷纷用文字记述下了本次研学感想:

 

 

01

 

张田语:

在下着细如丝般的⼩⾬的周⼆,我迎来了与上海科技⼤学⽣命学院实验室的令⼈印象深刻的学术邂逅。

通过与刘冀珑教授的近距离交谈,我对生物领域有了更加具体且深⼊的了解。刘教授为我们耐⼼地讲述了与⽣物专业相关的知识,也为我们未来选择国外⼤学和就业⽅⾯指引了未来的⽅向。

当我怀揣着迷茫与未知,向教授提出有关专业选择的问题时,他⼗分耐⼼地为我解答了疑惑,通过教授所讲述的他从林业专业到分⼦⽣物学的学习经历,在进⼀步了解了未来将要涉⾜的领域是什么样的同时,我⼜多了⼏分对未来的憧憬。在刘教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物实验室,双脚迈⼊实验室的⼤⻔之时,两旁⾼⽽整⻬的摆满了实验仪器的储物架也随之映⼊眼帘。透过那⼀排排锥形瓶和量筒之间的缝隙,能够看到储存果蝇的容器和离⼼机。当然了,还有埋头⼯作的实验⼈员的身影,他们专注的眼神中透露着的是对科学无尽的热爱与追求。边在实验室从显微镜中观察雌雄果蝇的区别,边听着教授细致⼊微的的讲解——我彻底沉浸于科学奥秘带给我的无尽思考之中。

 

02

 

叶馨:

在上科大之行伊始,我们首先认识了刘冀珑教授。他和我们讲述了他精彩的过去与在国外求学工作的经历,特别是他在牛津大学的日常。刘教授耐心解答我们所有的问题,刘教授讲课引人入胜,水准之高令我们动容。

而在生物实验室的探访之旅,则是一次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完美融合的奇妙体验。在这里,我亲手操控精密的显微镜,仿佛拥有了探索微观世界的钥匙,而眼前跃动的果蝇,更是以它们独有的生命韵律,颠覆了我对这一生物的既有认知。在显微镜下的每一次聚焦,都是对课堂所学的一次深刻验证与升华,让我对即将展开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更加具象且生动的期待。这段短暂的实验经历让我学到了一些新知识,也让我对大学生活有了更具象化的感受。

 

03

 

倪梓轩:

6月28日,细雨蒙蒙,五位同学和我还有袁校长一同拜访了上海科技大学的刘冀珑教授,听教授讲述了他求学时的经历,他对生物的研究以及他的教学经验和对各个生物的细分专业的讲述评析,我们参观了上海科技大学生命学院里的各种实验器材和一些学长们正在进行的项目,对未来生物的学习方向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此外,刘教授还带领我们参观了三座巨大的电子显微镜,据说总价值超过了两亿元。这也是我们在光学显微镜之外见到的第二种显微镜。

 

在专业领域以外,我们还了解到教授是一个喜爱运动的人,常常挑战自己,绕着校园跑长距离马拉松,下雨天就绕着几下车库跑,风雨无阻,教授的行为更激励着我们,让我们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运动不仅能够让身体维持健康的状态,还是一种积极生活态度的表现,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04

 

李悦然:

在上一周,我们上实剑桥一行学生慕名而来,参观了上海科技大学。早有耳闻,但在亲自来到上科大实验室,依旧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刘冀珑教授设置的温馨破冰小活动让我们缓解了紧张之情,我们还了解到英国牛津大学的悠久历史以及一些趣味小知识。在刘教授的分享下,我还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在提问的环节,刘冀珑教授对个人经历的讲述也让我收获颇丰。长久以来,我的升学都完全以就业为目的,但刘教授告诉我,要以兴趣为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兴趣才可以让你在这个行业下深耕下去。

在刘教授带领下。我们还参观了上科大的生命科学高精实验室,还学会了如何分辨果蝇性别,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实验,它让我深刻意识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谛,实践出真知。全世界最先进的显微镜设备也让我们为其功能之完善和造价之高而感到惊讶不已。

 

总而言之,不虚此行,这次研学之旅我学到了许多,也给我的未来带来了一定的启发,我也感谢学校、袁校和刘教授给我这个学习、交流的机会,收获满满!

 

05

 

袁涵:

踏入上科大校园的大门,我便被校园的怡然环境所征服,上科大的校园很宽广,教学楼宇错落有致,每一砖一瓦都透露着现代与典雅的交融,宛如一幅精心布局的画卷,步行至生命科学学院,扑面而来的便是各种设备以及生命科学实验的这个复杂装置,我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奥秘与奇迹的世界。各式各样的高端设备映入眼帘,那些精密复杂的生命科学实验装置,如同探索生命密码的钥匙,闪烁着智慧与科技的光芒,瞬间点燃了我内心深处的热情与向往,让我沉醉不已。

刘教授首先回忆了一下他自己在牛津大学当终身教授的故事,以及他如何发现传统细胞学中从未发现的细胞蛇,这是他在牛津大学当教授时,从一场长达三年的科研实验得出的。科研需要耐心,需要不苟的研究与持之以恒。听着他的故事,我对我心目中的科研有了新的认识,因为申请季到来本是焦急的心理也逐渐的放松舒缓了下来。

在研学的最后,我们参观上科大一些先进的科研设备,为雄厚的科研实力所震撼,先进的冷冻显微镜以其震撼人心的姿态矗立,其价格之高昂,足以彰显科研投入之巨大与科研追求之高远。这台设备不仅是科技进步的象征,更是人类智慧与梦想结晶的展现,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科研的魅力所在——那是一种超越物质、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崇高境界。

 

此次上海科技大学的研学活动,不仅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与宏伟,更激发了他们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与向往。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年轻的孩子们将在科学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为世界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分享到: